[风土人情] 沔阳三蒸、毛嘴三样、三鼎甲、炒三丝……仙桃人在吃上真的肯下功夫!
“沔阳三腊”、“仙桃三宝”、
“爆炒三丝”、“毛嘴三样”!
有没有发现,
仙桃人真的很爱用“三”来总结美食!
说起仙桃(沔阳)名头最响的美食,
非“沔阳三蒸”莫属,
作为湖北菜的杰出代表,
“沔阳三蒸”频繁出镜,占尽风头。
但如果有谁认为,偌大的仙桃只有“沔阳三蒸”拿的出手,就未免显得格局小了:物产丰富的仙桃和心灵手巧的仙桃人,从来在“吃”上面是肯下功夫的,所以仙桃(or沔阳)能称得上特产的东东从古到今都是纷繁复杂、形态百变的。
好在聪明的仙桃人一贯善于归纳提炼,尤其擅长“三”字归纳法,于是,坦荡的仙桃大地上诞生了数量可观的“山”,归并了这些大大小小的“山头”,再谈起仙桃的特产、美食来,就有几分指点江山、侃侃而谈、如数家珍的魄力了,话里话外尽显“文化底蕴”……
腊肉、腊鱼、腊鸡鸭并称“沔阳三腊”,腌制“三腊”过去是仙桃人家年关的一件大事,年跟前不腌一批腊鱼腊肉腊鸡子鸭子,那这个年心里过的是不踏实的。冬至一过,每家每户就开始谋划了:今年过年、春上腊肉要多少,腊鱼多少,儿子春节归来要扫荡多少走,菇凉回娘屋要扒拉几多去……先制定周密计划,再去多渠道采购。
冬至到立春是腌制“三腊”的黄金时节,腊肉选料要求不高,前夹可以,圆尾也行,但最好肥瘦相宜;腌鱼的原料则会分个三六九等:鲤鱼最佳,鲩鱼次之,青鱼再次之,白鲢胖头就很勉为其难了;腊鸡最好选用公鸡,用野鸭来做腊鸭就是腊货界的“爱马仕”了。
腌制三腊的配料看似简单,实则工艺流程玄机颇多,而且劳神费力,首先用盐的比例就是一门大学问,酿晒腊月腊肉的日照强度、当时天气的温度和湿度等等,都是决定腊货品质的重要要素,一点也不逊于老外故弄玄虚的“葡萄酒故事”。需要多年的实践揣摩才可驾驭拿捏得住。
以上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走在冬春之交的仙桃,无论城镇还是乡村,你可以不间断的看到禾场的竹篙上,阳台的铁丝上,窗外的晾衣架上,都挂满沉甸甸的腊肉腊鱼腊鸡鸭,密密麻麻、硕果累累,竹竿、铁丝不能承受之重的样子。
腌好的“三腊”,提起来就会“口舌生津”、喉眼骨剧烈地耸动:先不说藜蒿炒腊肉、腊肉烘干团子、蒜苗腊肉、干炕腊鱼、干蒸腊鱼、腊鸡火锅、腊鸭焖藕这些听之令人垂涎的菜品,就是直接用甑蒸一下,就是原汁原味的下酒好菜。至于“沔阳三腊”的名气和故事,远的咱们不说,只说当年贺龙元帅,带领红军到沔阳,吃了沔阳的腊鱼腊肉,豪爽的称赞:沔阳人民手艺巧,肉鱼鸡鸭腊得好!
仙桃的特产老早以前就有顺口溜:沙湖的盐蛋沔城的藕,红庙的萝卜范关的酒。只是这范关酒早已不知何处去了,剩下的三件宝贝倒是“日久弥香”。
说“仙桃三宝”驰名中外有点说大了,但和现在的“仙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”的理念却比较契合:品牌响、品质高、接地气。
先说说这个红庙萝卜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它盛产于仙桃郭河镇的红庙村,外形按仙桃人的说法就是油光水滑、有红是白,生吃咬一口,皮薄肉厚、清甜多汁,赛过不知多少时令瓜果。尤其可贵的是红庙萝卜还极具养生功能,人称“土洋参”,切几个红庙萝卜去和肉、鱼一道煨汤上桌,汤里先捞干净的绝对是红庙萝卜。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不劳医生开药方。”隆冬已至,为了解馋,让我们以健康的名义,大快朵颐红庙萝卜吧!
再来说说沔城的莲藕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沔城的藕不同于别处的藕,“沔城藕九孔半”的传说一直令人津津乐道,其中尤以沔城莲花池的莲藕最为著名,相传只有“九孔半”的藕煨汤才煨得烂。沔城藕藕节粗壮、纤维细嫩,是制作湖北名肴“排(龙)骨藕汤”的上品食材,正可谓是“生吃如秋梨般甘甜,熟食若糖栗般粉扑”,沔城莲藕在江汉平原乃至整个湖北堪称首屈一指,闻名遐迩。
沙湖盐蛋相传有四百多年历史了,其独特之处在于仙桃沙湖散养鸭经常吃一种叫麦黄角的水草,和附着在水草上的小虾,所以产下的鸭蛋蛋黄是红色的。腌制后,蛋壳呈汝窑天青色,蛋白细腻如软玉,蛋黄红亮带油宛若朱砂,故有“沙湖盐蛋一点珠”的美称。
沙湖盐蛋个大味美、兼有双黄,吃起来齿颊留香、回味绵长。清朝时沙湖盐蛋就是贡品,近几年来沙湖盐蛋出口许多国家,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删
仙桃人把用油炸食物不叫“炸”而叫“发”,比如“发圆子”,“发面窝”。大概是为了图个吉利,越“发”越发吧。
而农历腊月底、除夕前“开发锅”是仙桃人亘古不变的既定过年流程,而发圆子、发鱼、发藕夹并称的“年货三件套”更是“开发锅”的重中之重。
选用肥瘦相宜的前夹肉或五花肉剁成千刀肉,和同样剁碎了的草鱼鱼红混合,加几个鸡蛋,加作料和生姜、葱白搅打成肉泥,挤成一个个圆溜溜的肉丸下锅油炸;草鱼剩下的头尾、骨架、鱼肉裹上面粉,则炸成“发鱼”块,炸小煎圆的肉泥留一部分,把脆爽的莲藕切成片,每两片夹一点肉泥,也裹上面粉下锅炸。
发好的“三件套”只能算年货中的半成品,用筲箕装好,放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,待除夕年夜饭或新年客来,再装在扣碗里,放入蒸屉大火猛蒸,以完成“三蒸九扣十大碗”的壮举。
“年货三件套”滋味鲜美,百吃不厌,整个制作过程却科学巧妙、层层递进。充分展示了仙桃人民精打细算、物尽其用的人文精神。
过去,仙桃人形容生活条件差常用“天天吃盐菜、鲊胡椒”,待客轻薄就是“用盐菜、豆豉招呼”,言而总之,“盐菜、炸辣椒(又名鲊胡椒)、豆豉”这哥仨很长时间一直是生活艰辛、缺吃少穿的代名词。
盐菜通常是用萝卜菜叶、芥菜为原料制成;鲊辣椒更敷衍,就是用米粉子和盐,加点辣椒;豆豉稍好一点,用黄豆和豌豆经过发酵,再加盐、辣椒、调料浸泡晾晒,看上去也强不到哪儿去。
然而,就是这些简单甚至有些粗糙的材料,智慧的仙桃人照样把它们做得有滋有味,极富特色。相传钟鸣鼎食的乾隆爷下江南,微服途经沔阳,偶尔吃到这“三兄弟”,还觉得又酸又辣、又香又美呢?于是按“状元、榜眼、探花”分别赐名盐菜、豆豉、鲊辣椒,于是这沔阳寻常百姓的普通吃食有了咸菜“三鼎甲”的叫法。
今天,日常都是大鱼大肉的人们,又想起了陪伴过去走过艰苦岁月的盐菜、豆豉、鲊胡椒来,他们需要“三鼎甲”来刮一刮油,于是咸菜“三鼎甲”的美食开发又蓬勃而起,“绿色食品”的标志也打在了盐菜“三鼎甲”头上。特别是郑场豆豉,甚至获批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了。
来源:仙桃市人民政府网站
今天,当我们再享用肥肠鲊辣椒、盐菜菜饭、酸盐菜炒肉、豆豉回锅肉、豆瓣鲫鱼、豆豉虎皮椒这些美食的时候,是否还能共情前辈们苦中作乐、乐观向前、百折不挠的“咸菜人生”呢?
个人觉得,咱们中国人,人不分老幼、地不分南北,都喜欢做丸子,无论肉丸子、鱼丸子,还是蒸丸子、炸丸子,反正逢年过节、亲友聚会,都是少不了的。大约是丸子寓意团团圆圆、功德圆满,味道又鲜美可口吧。
仙桃(好像整个湖北都是)把丸子叫做“圆子”,尤其出彩的传统名菜是仙桃蒸三元,即蒸豆腐圆子、蒸蓑衣圆子、蒸肉圆子。
豆腐圆子是仙桃老辈人心中的“白月光”,将洁白的豆腐捏碎,加以少许肉茸和葱姜、调料,搓成大小适宜的圆团上屉蒸熟。刚出笼的豆腐圆子,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、蓬松软烂、味道鲜嫩、又不油腻、又好消化,咬一口,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。这样的吃食,哪个上了年纪的人不爱呢?
珍珠圆子,以前老沔阳人更多的称之为蓑衣圆子,只是叫珍珠圆子更文雅、更贴切一些:以肉圆子为底,裹上糯米,蒸出来的圆子晶莹剔透,十分具有观赏性,入口既有猪肉的鲜香,又有糯米的沁甜。酒席上每次只能一人轮到一个珍珠圆子的格局,常令人忿忿不平。
蒸肉圆子就是常说的小煎圆,再写就重复了。
仙桃蒸三元是仙桃城乡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,它们象征着吉祥、富足的人间至味;他乡归来的仙桃游子,一颗家乡的“仙桃圆子”下肚,整个人都会觉得踏实了,飘忽的心也会顿然安顿下来。
爆炒鳝丝、爆炒牛肉丝、爆炒财鱼丝是仙桃近年的新锐,吃货们号称其为“爆炒三丝”。需要特别强调一下,我们仙桃的“三丝”可不同于别的什么地方的“土豆丝、胡萝卜丝、黄瓜丝”这些东西,而是货真价实的“硬菜”。千万不要弄混淆了。
以爆炒鳝鱼丝为龙头的爆炒三丝能在仙桃风靡,与仙桃现在丰富的水产资源和“沔城牛肉”的规模增量是分不开的,题外话:仙桃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鳝种苗繁育基地,黄鳝产量占全国黄鳝销量的40%,仙桃黄鳝价格决定了全国黄鳝价格。
仙桃“爆炒三丝”以青红椒、野山椒、芹菜为主要辅料,口味鲜中带辣、微酸带甜,闻一下都能垂涎欲滴,是名副其实的“饭遭殃”。
老街赵广小吃、广广食府、华山里小馆,还有张沟、新里仁口、沔城的几个“苍蝇馆子”,就凭着爆炒三丝的“一招鲜”而天天客满为患、“赚得不瓤豁”。
素有“三槐故地”、“女裤之都”之称的仙桃市毛嘴镇,除了闻名遐迩的“毛嘴卤鸡”,还有两样好东西——毛嘴炒粉和水煮白干子也不逞多让,“好吃佬”们戏称其为“毛嘴三样”。
毛嘴卤鸡自不必多收,现在都号称“荆楚一绝”了,单说这毛嘴炒粉就不寻常,那可不是“不就是炒粉条吗?”,要选用优质的豌豆粉条,配以肉末、木耳、姜蒜、猪油混炒,最重要的是,边炒粉条要边向锅中点洒秘制的鸡汤,这是“毛嘴炒粉”成为“名吃”的关键。
再说这水煮白干子,可不是随便弄几块干子就可以开干的,要选用毛嘴本地优质豆腐干,加老汤烹制而成。
现在“毛嘴三样”已经走出毛嘴,在仙桃城区甚至外地都可以吃得到了,仙桃的酒席、便饭中,毛嘴三样也是常客,但要想吃到最地道的“毛嘴三样”,还得开上车,亲自到毛嘴镇上找个馆子,搞点酒去慢慢品尝,否则,你永远也领悟不到“毛嘴三样”的精髓之所在。
最后,还得拉出“沔阳三蒸”来镇镇场子。
关于“沔阳三蒸”,已经被各种文章、视频翻了个底朝天,话说三遍淡如水,如果非要讲一下的话,就说几个相对冷僻的“三蒸”掌故:
“沔阳三蒸”的历史,大多都认为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,但也有人觉得,“沔阳三蒸”历史应该远远早于元朝末年:沔阳地处古云梦泽,古来“十年九水”,米、麦十分金贵,而沔阳遍地沟汊河湖,从来不缺鱼虾、螺蛳,更不少野菜。粮食不够、鱼虾螺蛳虽多却填不饱肚子,如果——灵感来了:不值钱的鱼虾、螺蛳、野菜裹上少许金贵的米粉,再上甑蒸熟,是不是既能驱散饥饿,又能满足味蕾呢?经过千百年的传承、发展,就是今天呈现的“沔阳三蒸”。
一直觉得,沔阳三蒸是最完美的食物:符合当下对于绿色健康食品的所有定义,不炸不炒,最大限度避免了食物营养的流失和有害物质的侵入,主食大米的清香和肉、鱼、菜的鲜香相互糅合,味鲜而不油腻,口感软烂、易于消化,咸甜适口、兼有酱香、回味无穷……
沔阳三蒸之所以有今天在全国都具有知名度的地位,得益于沔阳先辈们的无意识的文化传播:清末明初,一批沔阳人外出谋生,以家乡蒸菜为技能,把“沔阳三蒸”餐馆开到汉口、开到武汉三镇、以至于开到京城北京和其他城市,经过多年的沉淀,终成天下驰名的“湖北三蒸”,“蒸菜大王,独数沔阳,如若不信,请来一尝”的顺口溜广为传颂。
“三蒸”的名称来历,争议颇多,有说是“蒸肉、蒸鱼、蒸菜”的,有说是指“粉蒸、清蒸、扣蒸”三种蒸菜技法的,还有说“三”代表“多”的意思,总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但最近,这种混乱的现象终结了,官方给出明确了定义:沔阳三蒸是以水产类、禽畜类、蔬菜类为主要原料,以粉蒸为主要技法,清蒸、扣蒸等多种蒸菜技法并用制成的系列菜肴。
说起来仙桃的“三”还有不少,
比如仙桃沙湖的“农家三宝”:
盐蛋、皮蛋、**子鱼;
沔城的“牛肉三吃”:
牛肉饼、牛肉脯、白切牛肉;
以及仙桃战略层面的“三个一”:
一块布(非织造布)、一条鱼(仙桃黄鳝)、一粒米(仙桃香米)。
所有这些“三字经”,共同构成了锦绣仙桃物阜民丰、沃野千里的壮美画面。
道法有云: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因为仙桃人的“三”情节,由“三”起步,扎实走好每一步,我们于是就拥有了无限的可能。
奈何小编才疏学浅,一篇“三”字文章归纳,难免挂一漏万,见多识广的朋友们,评论区说出你们知道的仙桃“三”,相信有您的补充,一定能拼成一副完美的仙桃美食“三”字版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