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关注仙桃] 仙桃这起案件判了!吴某甲、吴某乙获刑
“零口供”案件一直是检察机关办案面临的难点和挑战。面对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、关键证据缺失的复杂局面,仙桃市检察院通过数据恢复、智能分析等科技手段补充完善相关证据,成功突破案件僵局。近日,由仙桃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吴某甲、吴某乙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,仙桃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,对吴某甲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;对吴某乙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。
2024年下半年,市检察院受理吴某甲、吴某乙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一案。经查,吴某乙供述系吴某甲邀约为“跑分”团伙提供车辆运输支持,并协助操作转移电信诈骗资金。然而,吴某甲到案后拒不认罪,且二人的微信聊天记录等数据均已删除,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。
图片由豆包AI生成
在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后,承办检察官果断启动自行补充侦查,通过依法调取吴某乙手机,委托技术部门运用电子数据恢复技术,成功恢复并提取了379029条已删除的数据信息。
海量数据的筛查无异于大海捞针,如何在短时间内精准锁定关键证据?检察技术人员与办案团队再次携手,围绕案件事实确定关键词,运用数据分析系统对恢复数据进行深度筛查挖掘。最终,涉案车辆照片、聊天记录、通话信息等证据材料逐一固定,为案件办理成功打开突破口。
在夯实证据基础后,承办检察官依法对吴某乙进行针对性地讯问,并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。同时,对吴某乙提供的证人进行远程询问核实。经研判,尽管吴某甲坚持“零口供”,但其他证据已形成完整的证据链,足以认定其参与“跑分”犯罪活动。最终,市检察院以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对两名被告人提起公诉,并获法院判决支持。
近年来,市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检战略,持续推进检察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技术办案规范化水平,先后开展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147件,技术协助121件,检验鉴定6件,通过构建“技术支持+检察监督”办案模式,有效提升重大疑难案件办理质效。
下一步,市检察院将继续强化数字检察建设,以科技手段赋能法律监督,为打击新型网络犯罪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来源/仙桃检察